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60章(2 / 4)

&esp;&esp;查平安仿佛得了‘圣旨’样,赶紧跑着过去了。

&esp;&esp;旁边有不去凑热闹的,看着笑道:“守良,这于海棠刚开始不是采访的你吗?虽然后来又去问的别人,但是怎么没写你?先写的李老实?

&esp;&esp;要说咱们1车间的能人,你比他李老实可厉害多了。”

&esp;&esp;“就是,就是。”旁边有人附和道。

&esp;&esp;李守良笑道:“可能是因为我还小,还没结婚吧。李老实怕老婆这事儿,写出来多好玩啊。这种‘花边新闻’,谁不爱听。逗大家一乐多好。”

&esp;&esp;众人也很快的理解了李守良口中的意思,笑道:“是,是。确实是,咱们就爱听这好玩的。不然文绉绉的东西,都听不懂,也听不进去不是。”

&esp;&esp;众人都是很同意的点点头,李守良也是同意,这本来就是面对轧钢厂内部的一个栏目,是亲民栏目。

&esp;&esp;厂里只认得几个字的大老粗能占到百分之九十。认字的多数是在办公室。可做办公室的也不愿意听枯燥乏味的文绉绉的东西啊。这玩意儿多好啊。带点趣味,带点八卦,还带点后世所说的‘正能量’。这步棋广播站是走对了,这样写的文章合适。

&esp;&esp;谁不爱啊?都爱。——总结——很成功。

&esp;&esp;9月29号,星期天,花信社报道:国家国民经济在克服连续三年困难后,已开始全面好转,艰难困苦的时期已经结束。

&esp;&esp;第271章 手里有粮、心里不慌

&esp;&esp;九月底的报导,可以说是举国欢庆。特别在在四九城这地界,人们脸上写满了欣喜、幸福的神色。

&esp;&esp;在大家看来,马上就能过上好日子了。不会再过那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了。在这两天,人们说话都和和气气的,高高兴兴的。不知道的还以为过年了呢。不,比过年还要高兴。

&esp;&esp;一大爷一大妈家庭富裕,家里一直吃的不错,自然和以前没有什么区别。

&esp;&esp;惨一点的,家里养不起孩子的那几家,其实日子变好了,也不会有什么别的好转,顶多可能是以后买粮食不会没有了吧。心里有了几分底气。

&esp;&esp;只有哪种人家觉得有区别?是贾家、三大爷家。二大爷家。

&esp;&esp;首先说二大爷家,二大爷家其实也不缺吃喝,只不过因为给大儿子结婚,把家底掏的差不多了。再加上这两年还有两个半大小子,日子虽然赶不上一大爷,攒钱上也比不上。但也是吃喝不愁至少。

&esp;&esp;二大爷觉得高兴的点在于:他觉得这日子要变好了,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。这人和事儿都要发生大的转变,那也就该他上位当领导了。您看看这个思路怎么样?清奇不清奇?

&esp;&esp;三大爷家,三大爷自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,就高兴的合不拢嘴,这穷苦日子可算是让他熬过去了。这年月,省衣节食的,还得到点去黑市赚钱换回粮食回来,这样的日子真是不容易。

&esp;&esp;好在以后粮食应该是不缺了,这以后不用这么勒紧裤腰带的攒钱换粮食了。没人想过苦日子,谁不想吃点好的,白面换成棒子面,这日子,滋滋。

&esp;&esp;至于贾家,起初听到这个消息之后,因为没文化,也没有当做多好的事儿。结果经人解释之后,才明白过来。一家子两个寡妇也是欢天喜地,喜这消息来的好。她们家这么穷苦的日子,也该过过好日子了。

&esp;&esp;但是这消息是来给大家树立信心的,想过好日子还是得能看自己。贾张氏显然不懂,也不以为然,还以为天上得掉馅饼呢,正好能砸到她们家。白日做梦呢。

&esp;&esp;当天晚上,四合院的几个爷们,就在一大爷号召下,来到了一大爷吃饭。

&esp;&esp;席上有一大爷、二大爷、三大爷、傻柱、李守良。这老三位凑上两个做饭伺候局子的,正正合适。

&esp;&esp;以往一直不大主动说话的一大爷显然也是喝的有点高兴了。

&esp;&esp;主动道:“咱们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。这和平、稳定的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。我们啊也要更加的珍惜。真希望咱们院以后能变的更好。”

&esp;&esp;二大爷操着官声道:“老易,这是肯定会的,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,困难时期已经过去。这工厂啊、工人啊肯定也会有很大的变化。

&esp;&esp;这就是我们的机遇,到时候我也当个领导。”

&esp;&esp;三大爷吃饱喝足也不拆台:“老刘,你就放心大胆的干,我看你准行。到时候真要混好了,我去投奔你,你可别不近人情。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