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23章 让儒家再次伟大【万字求订阅】(7 / 9)

,兵部管打仗,刑部管邢狱,工部管工程,都是有真正实务的,也就有随之而来的权力。

&esp;&esp;礼部呢?

&esp;&esp;管礼仪……

&esp;&esp;这玩意,说重要读书人把它抬到了特别重要的地方,所以礼部才成为了六部之首。

&esp;&esp;但是对于那些不讲武德的官僚来说,礼仪这玩意就是个摆设。

&esp;&esp;忽悠傻子的。

&esp;&esp;他们自己一点都不信。

&esp;&esp;所以他们更犯不上忌讳。

&esp;&esp;论地位,礼部确实是最高的。

&esp;&esp;论实权,礼部也是最少的。

&esp;&esp;所以礼部尚书这个职位,王尚书当的其实很清闲。

&esp;&esp;再加上他之所以担任礼部尚书,主要是因为他是儒家派驻大乾的代表,走的是派遣道路,不是从底层爬起来的。

&esp;&esp;所以别指望他有太多的斗争经验。

&esp;&esp;这不现实。

&esp;&esp;上官丞相才是从一个普通书生慢慢爬到丞相位置上的政客。

&esp;&esp;陆总管是从一个小太监慢慢变成提督监察司的权阉。

&esp;&esp;姬帅也是通过卫国战争上位,靠一场接一场的胜利不断提升的自己的地位,走到了今天军方第一人的位置上。

&esp;&esp;但王尚书一步到位。

&esp;&esp;省略了中间的过程。

&esp;&esp;也就等于省略了这中间通过磨练与阅历可以得到的能力。

&esp;&esp;这是无法避免的。

&esp;&esp;王尚书自己也清楚这一点,所以他从不高看自己。

&esp;&esp;有自知之明,也是能力的一种体现。

&esp;&esp;对于自己孙子的自我认知,王海还是满意的。

&esp;&esp;他给王尚书支了个招:“你去找魏君。”

&esp;&esp;王尚书有些不解:“爷爷,上官云和陆谦本身就是在打压魏党,我去找魏君有什么用?魏君还能指挥的动上官云和陆谦不成?”

&esp;&esp;事实上魏君还真能。

&esp;&esp;不过现在各方的信息都不对称。

&esp;&esp;王海也没有寄希望于魏君能够指挥的动上官云和陆谦。

&esp;&esp;王海想的是从另外的角度着手。

&esp;&esp;“上官云和陆谦想要把儒家在朝廷的势力赶绝,这种事情他们是干的出来的,但是我们儒家为国为民,俯仰无愧天地。而且朝廷也需要儒家,所以一旦魏君知道这件事情,魏君肯定会帮我们说话。

&esp;&esp;“上官云和陆谦不会听魏君的指挥,但是只要魏君公开发了话,就会形成大势。

&esp;&esp;“谁都对抗不了大势。

&esp;&esp;“魏君现在有这种声望,一言便可决定舆论的走势。除非上官云和陆谦想要遗臭万年,声望暴跌,否则只要魏君出面保我们儒家,他们就不敢一意孤行,肯定会给我们儒家保留一定的位置。

&esp;&esp;“所以,事情的关键还是要说服魏君,让他帮我们说话。”

&esp;&esp;王尚书被王海说服了。

&esp;&esp;“好,我去和魏君说。”

&esp;&esp;王海特意提点道:“你记着,和魏君谈这件事情的时候,千万不要说我们儒家准备安排进朝堂的是想要支持他的人。

&esp;&esp;“魏君是一个心底无私的正人君子,你若是说我们准备安排支持他的人上位,以魏大人高尚的品格,说不定反倒是会拒绝你的提议。

&esp;&esp;“你要告诉他,我们儒家支持他的人都被上官云和陆谦办掉了,为了让我们儒家在朝堂继续能够发出声音,我们准备安排一些反对他的主张,但是实干能力很强的儒家弟子为朝廷服务。

&esp;&esp;“如果换成别人,这种忙是打死都不会帮的。但是魏君不同,以魏君的性情,他不会介意上位者是否支持他,只要于国于民有利,他就会去做。

&esp;&esp;“切记,务必要按我说的做,否则可能会失去魏君这个强援。”

&esp;&esp;王海用一个错误的逻辑,得出了正确的结论。

&esp;&esp;王尚书尽管政治斗争的经验一般,但是执行能力很强。

&esp;&esp;听完王海的提点,他下班后立刻就去找了魏君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